直播课干货丨父母如何轻松指导孩子学习?

本文是基于10月22日张梅玲老师《父母如何轻松指导孩子学习?》直播课做的干货整理,以供错过课程或想温习的同学们学习!

图片.png

不少家长以为孩子上学了

自己就可以轻松一点了

没想到孩子上学了

自己变得更累了!

因为孩子的学习

让我们很多家长感到焦虑、疲惫

爸爸妈妈们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孩子学习

其实,如果按照学习规律来辅导孩子

就容易得多

对孩子也更好

因为对孩子的一生来说

他未来的人生路都要靠

如何把现代基础知识学得扎扎实实

如何把知识变成智慧

所以我们今天分享这个话题

重点讲两个问题:

一个问题是我们的家长要知道

孩子学习(包括我们自身的学习)的核心目的是什么?

学习难道就是为了考第一名、考100分吗?

当然考第一名、考100分自然很好

但我们学习到底为的是什么?

这需要搞清楚!

图片.png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的家长要知道

每个孩子之间是有差异的

家长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去跟别的孩子做比较

这个是先天基因决定的

所以面对差异化的孩子

家长一定要从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

包括他的发展、提高、成长等
都去给予鼓励!

两个课程分享核心:

(1)学习到底学什么?学习的过程是什么?

(2)根据这个过程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学好?

1.智能化社会下学习的核心与目的

今天,生长在智能化社会下的孩子的学习,究竟最主要是要学到什么?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在学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重要的不是背出基本概念,而是学会思考。
根据有关研究显示,现代科技发展非常快,大学一年级学的物理学知识到大四毕业的时候,已经又有新概念了,难道我们不毕业继续再学吗?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有关研究专家表明——科技发展如此快的年代,我们的孩子在大学里学的知识技能,到工作岗位上,基本上能够用上的是20%,大部分要想顺利工作的知识技能都是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来的。
图片.png
根据这一现状及社会要求创新性人才,我们培养孩子应从这几个角度:
第一要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核心是:“学会思考”。孩子面对的是发展的社会,只有凭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才能适应未来社会新的科学、新的技术。所以孩子学习的核心是学会思考。
第二要让孩子明白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今年的党校开学典礼上,国家领导特别讲了青年干部的成长,特别要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一个国家也好,一个单位也好,或者我们个人也好,你往前走的每一步都是在解决问题中往前走的。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习重点是要把我们课堂上的知识技能转化为智慧,在实践当中解决问题,所以我们现在要培养智慧型新一代奋斗创新人才。
这是我们今天来讲学习过程中两个最基本的前提理念。

图片.png

2.父母如何轻松指导孩子学习?

导致父母们焦虑的误区

现代的父母之所以辅导孩子学习会感到很累,可能是你进入到一些误区:可能不该你做的,你做了;也可能你本身就不知道怎么教孩子,或者孩子的一些事情你自己也不会等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我们家长感到焦虑、疲累。

另外,你现在感到很累、很焦虑,也可能是因为你的某些理念对孩子要求过高,其实我们大多数包括我在内的人都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普通人,现在我们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往往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你想想世界上哪有那么多龙凤,心理学讲正态分布,一个不争的科学事实是——天才有没有?有,但只有百分之二三;低能儿有没有?有,也是百分之二三。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中间的普通人,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接受自己是个不完美的普通人,心态上就不会那么着急、焦虑了。接纳“我是普通人,但是个幸福人”。所以我一直强调我们老百姓要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

图片.png

所以造成我们现在家长感到很累、很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再加上我们现在的教育孩子发展中,目前还有很多改革,还有很多不理想的地方,比如我们的评价还要看分数,那么家长当然要关注孩子的分数了,所以很多复杂的原因造成我们目前的年轻家长感到很累。

我总是想我们生活在现实,要面对困难,我们生命的价值就是可能面对困难,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有正确的理念,另一方面也要正确地对待现实,那就是从我做起,从我对孩子的学习,按照科学道理做起,每个人都从自己做起,孩子可能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我们家长可能也不会那么焦虑

父母如何科学帮助孩子学习

首先来说,学习涉及家长、老师和孩子本身三方面,每个角色都应该非常明白自己要做什么。现在我们一些家长是应该老师做的他也做,应该孩子做的他也替代孩子做了,这样一来你肯定会感到很累。

另外我们家长也不太知道学习只有三个阶段:第一是预习,第二是上课跟老师互动学习,第三是做作业,就是课前、课中、课后。这三个阶段爸爸妈妈都要帮助孩子,这个帮助不是替代孩子做作业,不是做老师的助教,把老师讲的再跟孩子讲一遍。而是:

在课前预习的阶段,帮孩子找感性的材料帮孩子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上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要写一篇作文,那么就希望家长能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看看春天的美,秋天的落叶等,让孩子丰富一些感性的经验。

图片.png

在课中阶段,要做孩子背后的无名英雄,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鼓励孩子善于提出问题,这样孩子才能在课堂上跟老师积极互动。

课后阶段,做作业是孩子要做的事情,我们家长主要要做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去干扰他,一会儿让孩子喝个可乐,一会儿让孩子吃个水果等扰乱孩子的注意力。

所以有的家长说现在孩子的作业等于我们家长的作业,这个就是你进入到误区了,我们课前、课中、课后,家长要做的事情是老师不能做的,老师能做的事情不需要我们家长来做,而不管老师做的也好,家长做的也好,最关键的是孩子自己,人生路是孩子自己走的,谁都替代不了。

清晰了这几个基本理念的基础下,我想通过认知心理学的戛纳学习模型,来跟大家分享学习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孩子的学习过程是什么?这个过程中间我们能做什么?

戛纳学习模型

图片.png

01

外部刺激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个信息加工过程,过程的开始叫“外部刺激”,即我们给孩子或老师在讲课中呈现一个图形、电影等的外部刺激,这个外部刺激可以是通过眼睛看的视觉刺激,也可以是通过手动作的触觉刺激,还可以是通过耳朵听的听觉刺激。
“外部刺激”是信息加工的开始,这个时候,我们的老师、家长如何帮助孩子?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段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材料让孩子进行学习。比如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刚从幼儿园过来,他的思维基本上还处在一个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的阶段,到七八岁以后,慢慢从具体形象思维转入到抽象思维,抽象思维又分形式逻辑跟辩证逻辑,抽象思维发展是有规律的,那么我们外部刺激就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对年龄小的孩子,不能只让他看文字那么抽象的东西,一定要给他一些形象的东西。
02

感觉登记

外部刺激以后进入到“感觉登记”那一步,(感觉登记即感觉记忆,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呈现后,一定数量的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这个记忆是瞬时记忆,非常快,就几秒钟的时间。所以家长一定要让孩子认真听老师讲课,认真跟老师对话,也就是说要培养孩子专心听讲的良好习惯。现在很多老师、家长反映孩子不能专注,这个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很多人在研究,可能跟孩子的感统失调有关,感统失调的原因也有很多,7岁以前要训练孩子的感统协调,也就是孩子生下来,该跳的时候要跳,该爬的时候要爬,该站起来的时候要站起来,现在我们很多家长过分溺爱,所以该这个阶段做的一些动作没有让孩子做,结果造成长大后感统失调。另外,剖腹产的孩子,家长不太注意给他按摩等等也会造成感统失调。

另外,现在的玩具也太多,诱惑太多,都造成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在“感觉登记处”这一阶段,我们家长不能代替孩子去上课,能做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办法: 

第一个办法让孩子明白学到的东西在生活当中是很有用的,比如培养孩子学数学的兴趣,家长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带孩子去超市购物,这里面就有很多数学问题——我要买两包方便面,二就是数字,方便面三块钱已报,拿两包多少钱不也是数字吗?还有方方面面的标价、分类,这些都是我们要学习的一些数学知识。这是我们家长要做的,是老师替代不了的。

第二个是一定要让孩子感到我能学会因为如果不会还怎么培养孩子兴趣呢?所以家长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情况制定要求,记住要小步子,不要一步登天,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来制定目标要求,你超过最近发展区的话,孩子学不会他就会自卑,后面就没法再学了。所以家长不要苛求孩子,一点一点的来,让孩子感觉到我也能做到,这种持续不断的我能做到的感觉,就能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兴趣。

还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是让孩子当小老师,把学校学到东西来讲给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听。根据研究发现,最好的记忆方法就是把学的东西教给别人,只有当前学到的记住了,继续再学新的知识才不费力,如果你连加法都不会,又得学乘法,就会成为负担。
03

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是我们记忆的第二阶段,就是短时记忆。这一阶段的重点是让孩子集中注意力,我们家长能做的依然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

工作记忆阶段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和已知经验、知识的连接,即能够把新学到的知识和已有经验知识联系起来,把短时记忆进入到长时记忆。
04

长时记忆

在长时记忆阶段,我们家长能做的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学习思维,丰富孩子的感性经验,给孩子比较具体、形象的刺激。非常重要的是要带孩子到处走走看看,到大自然当中去,到博物馆去,到图书馆等这些地方去。现在教育部也有文件鼓励我们要扩大孩子的建设,不要把学习就定格在课堂上。所以我们一定要丰富孩子的感性经验,比如说要写一个春天的文章,你带他去感受一下北方、南方的春天是不一样的,孩子有了经验,他去过新疆,再学《葡萄沟》课文的时候,跟没去过新疆的人学的程度和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他有丰富的感性知识。所以长时记忆中能不能有很多丰富的经验、知识、体验,都对他课堂中理解老师讲课的短时记忆是非常重要的。长时记忆账户里有东西,才能拿出来供短时记忆联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你长时记忆里没有是拿不出来的。

我们家长帮助孩子不是帮孩子做作业,而是帮孩子梳理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这种联系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家长要帮孩子把学的东西结构化。现在我们有些家长很知道这个道理,知道从一年级开始就训练孩子的思维导图,这是对学习很重要的,包括从幼儿园看绘本的时候,绘本故事之间、人物之间的关系,都可以帮孩子通过一些图连接起来,这对于他长大后学思维导图,对概念的理解非常重要。一旦你把这个方法告诉孩子以后,孩子以后的学习就会很轻松。

所以在长时记忆的时候,我们要让孩子基础的东西打得特别扎实,拿什么标准呢?我们学习的规律:第一步是记忆,第二步是理解,第三步是应用,第四步是分析。所以我们在长时记忆过程中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帮助孩子,他已经记忆了,我们要帮他理解,他已经在理解水平了,那我们就要让他去分析、应用,如果他还没理解,你马上让他应用,这个就不科学了。

我们家长首先是根据这样一个学习规律帮孩子形成知识结构;其次要帮助孩子丰富感性经验,根据你现有的条件,多带孩子到博物馆、图书馆去帮孩子丰富建设。这些看似跟他上课的书本概念没什么关系,但其实是有联系的,也许不是我当天去了博物馆,第二天考试就拿100分,但你看过的、听过的总有一天会有用的,所以我们家长一定要帮孩子丰富长时记忆这个仓库,丰富孩子的知识面。

在广的知识面基础上让它结构化,让它有深度。因为结构化了以后,短时期老师讲的东西,孩子就很容易发生联想,因为很结构化拿的时候就方便,如果是乱七八糟的就没法提取或提取不对,反映在课堂上就是回答问题错误。所以我们老师以前有一句话叫“题海战术”,这个能解决目前考试的问题,但不能有助于我们培养孩子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是孩子学习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该做的,家长该做的,学生该做的各有不同,共同的是为了让孩子学好。

大家看这个过程最上面有个“执行控制”“期望”,这两个因素是在学习的全过程都存在,都影响孩子学习的。“希望”是孩子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执行控制”就是我们的元认知。所以这个过程中,孩子要知道自己学得怎么样?学的什么水平?另外自己的情绪要调控等等。这个就是我们平时讲的非智力因素,你要爱学,要知道学得怎么样,什么地方学得好,什么地方还有问题,应该怎么样学,特别紧张、焦虑的时候,你的情绪要认知还要调控,这些都属于上面两块的。

从学习的整体过程来说,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孩子要学好,重要的是两个翅膀:

一个翅膀就是我们的认知系统,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其中思维是核心。孩子认知水平较高的话,那么外部刺激来的时候,他很容易到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提取过来,所以从认知系统来讲,家长非常重要的是,从小要给孩子感觉、听觉、视觉这种协调训练,因为解决问题感统系统协调很重要;还有是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另外一个翅膀是我们的个性,我们要爱,要坚持,要不怕困难,要努力争取成功,但也勇于接受失败。

我们的爸爸妈妈如果能让孩子的两个翅膀很健壮,就根本不用担心孩子的学习往前走,一定会很成功的。